未来,小成本电影我是不会再拍了。
现在有的那些电影,已经是我最后的小成本电影。”
说到这,关凌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最后一部小成本电影,注脚落在和刘一菲的爱情电影上,倒是也有些命中注定的意思。
当初自己如果没有跟刘一菲借钱,或许现在的发展,没有那么顺利。
谁知道呢?
扯远了。
但关凌总归忽然意识到。
不管别人恶不恶心观众,他是绝对不会再恶心观众的。
既然喊出了那些话来,关凌自然要做出一些回应。
就如同古代战争之前杀人祭旗一般。
他也要做这么一场。
所谓的桎梏,是不该他怕的。
他要做的事,是让华夏电影院的天花板,让华夏院线的投资欲望,让华夏电影制作人的投资理念,全都……
因我而动!
要让整个华夏,甚至整个世界。
都投过来目光,说一句,“看好了,这才是电影!”
如此,才能对得起这一世。
才能对得起那么多女明星对自己的俯首称臣。
他不能因为现在观众对他的名声,对他的能力,对他的电影的滤镜。
而持续消耗观众的耐心。
他拍的现在那些电影当然是好电影,但是和超级大片来比,谁更好?用得着比较吗?
比如《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和《荒蛮故事》,《完美陌生人》相比,谁更好
这甚至不是问题。
虽然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是在电影题材上。
天然就有不同的辐射量。
“所以,要拍一部什么呢?”
没多时,陈国富进入了办公室。
“关导,这是怎么了,如此废寝忘食啊?饭都不吃了。”
关凌道,“在想新剧本呢。刚才和韩董打了个电话,我牛皮都吹出去了。”
“之前不是很多电影剧本?都不错,随便拿一个出来不就好了?”
陈国富止住了脚步。
他也不知道为何关凌会被剧本难住了。
但是他却骤然意识到当初他看到关凌那些剧本,从而被折服,被关凌挖过来的那股子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当时他就坐在饭桌上。
冷汗都流了下来。
“那些电影都不行,我需要一部能同时展现我们科技实力和文化内核的作品,一部能让全世界观众重新认识华夏创造力的电影。”
陈国富眼中精光一闪,整个人顿了顿,随即大笑:
“关导,你这话可真是豪气万丈的。给我都听激动了。你现在有什么思路了?”
关凌却摇了摇头:“还没完全想好,但快了。”
稍微吃了口东西。
关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离开凌云传媒的时候,夕阳已经西沉。
关凌拒绝了司机接送,独自沿着西山大道漫步。
秋风裹挟着落叶在他脚边打转,他的大脑却在高速运转。
这些年他拍过很多电影,
科幻灾难巨制、现实题材、文艺片,现在还有了喜剧电影,甚至还拍了爱情电影,但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关凌忽然间意识到什么,既然要打破圈层,打破牢笼,自然要选择科幻电影,或者是动画电影。
他缺了一种面向未来的表达。
骤然间,在关凌的脑海当中想起来橙红色的火星表面和一个小小的宇航员剪影。
关凌的脚步猛然停住。
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连串画面:不是马特·达蒙在火星上种土豆,而是一张中国面孔;不是NASA的救援行动,而是中国国家航天局的紧急预案;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孤军奋战,而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坚韧的完美结合。
“就是他了。”
关凌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裤缝。
早在2009年之前,在这本书在北美发表的时候,版权就已经被他收归了囊中。
那本书的影视版权,现在除了他,也没人可以用。
按道理来说,他只需要按照前世的电影,拍摄这部《火星救援》就可以了,
但随着脑子当中的想法越来越清晰,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他要改编《火星救援》,但不是简单的翻拍,
而是彻底的本土化重构,将它变成一部展现当代中国科技实力和精神内核的科幻巨制。
关凌回到了公司当中。
在笔记本上疯狂涂写着,将原著情节一点点拆解、重组。
主角不再是美国宇航员马克·沃特尼,而是中国航天员马文杰;NASA变成了中国国家航天局;美国政治博弈变成了中国特色的集体决策过程;甚至火星基地的设计也要融入中国元素……
天问一号的火星着陆,从历史时刻到未来探索。
“祝融”,“荧惑”等充满华夏感的飞行器名字,都是为华夏人提高代入感的最好方式。
在原版剧情当中,近未来,NASA的“阿瑞斯3号”载人火星任务因突发沙尘暴被迫中止,宇航员马克·沃特尼(马特·达蒙饰)被误认为死亡,独自滞留火星。马克利用植物学知识在火星栖息舱内种植土豆,改造设备维持生命,并通过火星探测器与地球取得联系。NASA联合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秘密提供“太阳神”火箭,最终由队友折返火星救回马克。
在这部电影当中,体现了个人智慧与人类协作的胜利,硬核科学求生。
而在华夏版本当中,当然必须体现的事坚韧的集体主义和信仰。
萤火计划,祝融号。
种土豆和月壤技术,恰好还能喝前世带回来了月壤的事情相呼应,等到华夏真的带回了那些,又是异常巅峰的预言。
算盘计算轨道,祝融号备用天线的改装,喀什深空站的接收信号,
CNSA的主导,俄罗斯协助的技术,丑国的政治阻挠……
在原版当中的“我要用科学干翻火星”,在我们的国度当中,可以变成一个都不能少。
毛笔日志,春晚录音,出席吃饺子,甚至郭德刚。
太多的剧情,都可以融入其中。
咖啡凉了又换,换了又凉。
甚至在角色方面,关凌都越来越清楚,主角,吴晶就是天然的选择,只是不知道他能否驾驭坚韧和幽默感,如果实在不行,张一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指挥官的角色,年轻工程师的演员选择,就比较简单了。
重要的还是主角。
关凌坐在办公室当中一直写到了凌晨两点。
当张俊宁进来的时候,看到他双眼通红却精神亢奋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
“刚才也不敢打扰你,关导,回去休息吧。”张俊宁递给他一杯温牛奶,有些心疼。
关凌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兴奋地说:“不用,一会儿我就写完了。我现在非常激动。”
“你在写什么?”
张俊宁好奇。
她跟着关凌当助理已经当了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关凌这种状态。
“一种重构,一部华夏航天员在火星上的电影。一部预示着未来华夏航天科技的强大,一部让人看到我们集体主义精神优势的电影。我要在电影当中,写出来华夏足够的航天成就,这甚至是一个向着世界展示科技文化自信的机会。”
关凌说了很多,
张俊宁毕竟也是高等院校毕业的,闻言稍微一愣。
“咱们真的能做出来?你们的科技有这么硬?”
关凌看了眼张俊宁,
这个时候关凌才看到对方长发披散的样子,她身着蓝色的上衣,下半身搭了一条普通的牛仔裤。
虽然遮挡的很严实,但是露出的地方,却还是白皙如雪。
皮肤紧致。
关凌抓住了对方的手。
把她摁在了办公桌上。
“什么你们?是咱们。到底有没有这么硬,你个小蛙蛙,难道不懂?”
“嗯?”
bie5。bi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