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关导……”
他没想到,自己当时随后所说的愿望,竟然被关凌深深地记住了。
一时间,有些惶恐。
“回去收拾收拾,到时候你陪我一起,去中科院那边开会。”
……
时间一晃,到了12月20日。
网上对于《泰囧》关凌是否会出现的讨论愈演愈烈,而这天早上八点钟,关凌和郭凡从凌云传媒出发,奔向中科院。
他手中紧握着一个黑色皮质文件夹,里面装着他花了一晚上时间精心打磨的《火星救援》剧本和配套科学资料。
刚刚到了中科院,在报上姓名之后,便有专人从门口迎上了关凌。
关凌定睛一看,竟然是韩三品的秘书。
“关导,韩董已经在等您了。”秘书恭敬地迎上来。
“怎么来的这么早?”关凌诧异问道。
“韩董有点急。”秘书打了个哈哈,也不好多说,他太想早点看到剧本了,所以今天才八点多点,就已经到了中科院等候了。
关凌点点头,跟随着在中科院的园林走过去,
而后进入大楼,迈步走进电梯。
让中科院门口的几个学生不由得驻足,惊叹几声。
“我草是真的,是关导。”
“关导真来了,那科幻电影也是真的了,要找的好像是我们博导。”
“他竟然是走进来的,我还以为会开车直接干到综合楼。”
“研究生也只会说我草吗?”关凌听到了对方的声音,忽然意识到,自己特么的也是研究生。
“卧槽!”
上电梯前,镜面反射出他挺拔的身影,
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站在了华夏导演界的巅峰。
欧洲三大大满贯,国内票房排行榜第一,这个成绩足以让任何同行仰望。
但今天,他要挑战的是华夏电影从未真正征服过的领域——硬核科幻。
电梯门打开,韩三品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
这位华夏电影界的教父级人物今天穿着深灰色西装,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常。
“剧本了,给我看看。”韩三品握手时力道十足,“我很想看看你到底整了个什么,让我给你攒这么大的局。”
关凌微笑不减:“韩董,带会儿大家一起看不好吗?你自己看,我怕你看不懂。”
韩三品有点无语。
“我就当你小子在夸我了。”
而后他拿着关凌递给他的剧本看了起来。
两人走进会议室,等了一会儿,
办公室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位头发花白的学者,他们三三两两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学术圈特有的疏离感。
关凌注意到他们看自己的眼神,那眼神很奇怪,有好奇,有诧异,甚至有几个,眼睛当中好像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关凌当然明白。
在这些真正的科学家眼中,电影导演不过是会讲故事的艺人罢了。
“各位教授,”
时间到了九点。
韩三品清了清嗓子,
“这位是关凌导演,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他今天带来一个关于火星救援的电影剧本,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具体的事情我之前都说过了,还希望大家能好好帮忙出出主意。”
一位戴着厚眼镜的天体物理学家推了推眼镜:“韩董,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就直接开门见山吧。一个商业电影而已,这么多领域的专家,实在是有点浪费。”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轻笑。关凌面色不变,从文件夹中取出厚厚一叠资料分发给每个人。
“张教授不用急,”关凌准确地叫出了对方的名字,“在您判断这是否值得您的时间之前,不妨先看看这个。”
张教授狐疑地翻开资料,眉头渐渐皱起。
其他人也开始浏览手中的文件,会议室里的交谈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吸气声。
关凌环视一周,嘴角微扬。
他知道自己准备的东西会让他们惊讶,
剧本内,关凌不敢说每一个科学细节都有详实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但是他绝对是做过推敲的,而且无论是从火星大气成分到土壤特性,还是从轨道力学计算到植物生长周期,关凌甚至与后世的一些科研成果做到了结合。
没一会儿,
航天科技局的李院士率先开口,眼镜后的眼睛瞪得老大,“这些轨道计算是你自己做的?”
“我不太懂,就瞎整了整。”关凌道,“当然参考了NASA的火星任务数据和我国嫦娥工程的实践经验。当然,如果有错误,还请您指正。”
李院士与身旁的同事交换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眼神。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数字,不是一个电影导演应该掌握的东西。
植物学专家王教授突然拍桌而起:“这个马铃薯在火星土壤中生长的方案.你从哪里得到的灵感?”
关凌讪笑了声,“我觉得未来真的有可能会出现这种事情,我就是个编剧。我甚至怀疑未来我们能够得到精确的月球,甚至火星的土壤。”
“当然我也不知道准确与否,我只是提出了一个思路,用玄武岩粉末模拟火星土壤,添加不同比例的人类排泄物作为肥料。利用合适的配比,是否可行。”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们此刻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关凌。
他们原以为今天只是来给一个不懂科学的导演上上课,没想到对方展示出的专业素养让他们这些真正的专家都感到汗颜。
这尼玛是个导演?
你要不考个研吧!
中科院空间中心的陈明远也是突然开口,他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参与者,
“你剧本第78页提到的利用MAV(火星上升飞行器)作为‘钢铁侠’式推进器的方案也是你编的?”
关凌点了点头。
陈明远的嘴巴微微张开。吓得不轻。
他的确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根据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如果我们假设MAV保留了约40%的燃料.通过拆除不必要的部件减轻重量,再配合舱外航天服的姿态控制系统,理论上可以在火星低重力环境下实现短距离可控飞行.”
忽然间,陈明远的嘴唇都有些颤抖。
他怎么这么会编?
你要不考个博吧!
算了你要是会推导,你不如直接当博导。
会议室里的气氛彻底变了。
最初的轻视和怀疑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敬畏的专注。
这些白发苍苍的专家们像求知若渴的学生一样,开始争先恐后地提问,而关凌对每一个问题都对答如流。
因为有些思路关凌虽然是编的。
但是很有趣。
对他们的科研,可是不小的概念的提升。
三个小时后,韩三品看着眼前这一幕,忍不住摇头苦笑。
他原本担心关凌会在这些真正的专家面前出丑,没想到结果完全相反。
这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教授们现在围着关凌,热烈讨论着剧本中的各种科学细节,甚至有人开始争论谁的领域在电影中应该得到更多展现。
真尼玛,
绝了。
韩三品人都麻了。
bie5。bi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