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五百三十章 阿芙蓉(1/2)

作者/晏十三娘

这等情景也能说得上一句人赃并获了,绩溪县令见歙县县令也没比自己好到哪里去,面上神情也好了不少。

最好啊,祁门、婺源他们几个也逃不过

对了,绩溪县令突然又想到,这事定不止他们徽州有,南直隶这么多县呢,其他地方说不准也有此事,晚些得同御史们提一嘴。

要是逃不过,就把事情再闹大一些。

他们六个在朝中是没什么门路,唐知州似乎也没什么靠山,不代表其他县令和知州没有啊?

说不准其他州府的知州,还能献一份给上头,若出了事,定是要保的。

怎么保?

当然便是将这件案子给大事化小了!

绩溪县令越想越可行,整个人也抑制不住地激动起来,这番神态落在歙县县令眼中,想着难不成这人受不得刺激,要疯了吧。

还是听说了会怎么处置,给吓成这样的?

这么一想,禁不住更是害怕起来。

两个县令在院中簌簌发抖,看着很是诡异,唐良懿白了一眼,见他们临到头也帮不上什么忙,也不再管他们,朝姜埰道:“姜御史,不知上头要怎么查?可有本官能做的?”

“还请知州借些人手,好将涉案人员都看管起来,免得出了什么差错。”姜埰说道。

用唐良懿的人看管案犯,出了事就找唐良懿,想来他定会耳提面命,好好看押,不会从中作梗再搞些小动作了。

“是,本官这便安排!”唐良懿哪里还敢再做些什么,巴不得将自己从这件案子中摘出去。

“姜御史,这件事,本官是真不知情啊,都是他们自作主张,哎,不过要说,本官也是治下不严,徽州治内竟然发生此等恶事,本官难辞其咎。”

姜埰专心看着衙役将账簿从箱子中搬出来,对于唐良懿这番洗清自己罪责的话也就“嗯”了一声。

唐良懿见没人搭理他,也不再多说,回头吩咐了一声,让人去喊来知州府侍卫,将两个县令,并歙县全部官吏关押起来。

“对了,陈庭的京债谁做的?”姜埰朝歙县县令问道。

歙县县令看向自己主簿,主簿立即指向一个书吏道:“是他审核的,小人就负责签押,的确是没有看清楚,这才—”

被点了名字的书吏惶然睁大了眼睛,可此刻他也不敢反驳,他一个小书吏无权无势的,这个时候反咬县令一口,对自己更没任何好处。

“你留下,”姜埰朝这书吏说道,而后又看向金御史,“这人交给你去审。”姜埰朝金光辰道。

“好,交给我就是!”

县衙有现成的审问场所,金光辰带着人便离开了院子,一个锦衣卫也跟着离去,他不仅要负责记录,还准备在金御史问不出的时候,动用些锦衣卫独有的手段。

歙县的这个夜晚很是忙碌,所有账簿都分门别类整理好之后,户部官吏,以及行商的掌柜们便开始仔细查账。

后半夜的时候,祁门、婺源另外四县的账簿也陆续运了来,天明时分,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侯峒曾也到了歙县。

“侯主事怎么来了?”姜埰见了侯峒曾很是惊讶,陛下似乎并未让南京的官员协同查。

何况,侯峒曾是吏部的人,要查案也该是户部派人来才是。

“哎,说来惭愧,这案子其实下官经过手,只是当时是真不知会闹出这么大乱子来...”侯峒曾叹了一声,面上看着也有些担忧。

“你在南京,怎么会经受徽州的案子?”姜埰更是奇怪,直直看向侯峒曾问道。

“那姓陈的商人其实并非一开始就告了御状,而是告到了南京,当时刑部就推脱说会去查,而后将文书送到了我们吏部来,让我们先去查查歙县县令...”

这件事在冗长的官宦生涯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几年,状告官员的多了去了,可见哪个真告到北京去的?真当皇帝是想见就能见的?

南京派了人同姓陈的了解了情况,也确实是去歙县查看了资料信息,可派去的官员并未走心,见京债相关的文书、凭证、抵押俱是齐全,也就不了了之。

陈姓商人这才狠下心来去了北京,他的确没有想到能见到皇帝,想着顶多能见着几个大官,帮着替他做主就好。

谁知道运气就真这么好呢!

“所以,当初是你们派了人来歙县查过?人呢?”姜埰听这些官员如此敷衍了事,脸上露出几分薄怒。

“带来了,姜御史若要查问,随时都可以。”侯峒曾朝屋外招了招手,便有一个哭丧着脸的小官挪进了屋子。

精彩还没结束,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离开,不知道看到那个章节?《请点我收藏章节》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