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张溥果有大逆,愿明正典刑,以服众心;若其无辜,伏乞陛下速释之,以安士林,以定民心...”
黄道周看完整篇,捏着的纸张已是皱得厉害,可见其心中愤怒,“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明显的为人所利用也不知,还罢考,哼,依老夫看,要罢就罢,朝廷难道还缺他们几个没脑子的?”
黄道周不会因为自己是南方人,而想着要如何规劝他们,此时恨不得他们直接罢考,由得他们去!
陈子龙默默坐了回去,他此前是从钱旃口中得知了此事,他两个儿子钱熙、钱墨,以及弟弟钱棻入了京后,也同各地学子往来交流。
张溥被抓后,他们很快收到了消息。
钱旃来找陈子龙拿主意,陈子龙当即就说道:“别管,陛下定然是有主意的,这趟浑水涉及事大,别把自己陷进去,没好处!”
交代完,陈子龙就出了门,正巧在路上遇到倪元璐和黄道周,这才一起来了国子监。
他来并不知道该如何做,只是想听听上头几位大人的意思。
“黄大人可别说气话,要真不管,这事可就大了,传到陛下耳中,龙颜震怒,哎...”文安之摇了摇头,继而又看向倪元璐,“倪尚书想想法子,若是可以,能否同领头的几个学生谈谈,待朝廷公布审查结果之后再做决定?”
倪元璐并不认为同领头的这几个谈话,就能改变这些学生的主意。
难道他们不知道张溥的确是犯了大明律法吗?
不,他们知道,或许他们也是参与者,他们鼓动江南学子逼迫朝廷,无非就是害怕张溥吐出些什么。
再退一步说,就算他们目前还没来得及参与,可没吃到红利,自然也是不甘心的。
可若只他们自己抗议,朝廷自然会拿下论罪,可若把江南学子都鼓动起来呢?
这么多人,朝廷自也要掂量掂量才是!
“此事瞒不了,”倪元璐思索之后看向诸人,“还是得禀报陛下。”
“当然要禀报,这抗议书不是写给陛下看的嘛!”黄道周在一旁哼道。
“不过,”倪元璐继续道:“我等作为大明朝臣,自该为陛下分忧,还请诸位写下奏本,将能用的办法先写上,再由陛下定夺为好!”
“是,下官便听阁老安排!”文安之得了倪元璐的话,自是听从,他请几位大人来,本身就是希望能有个主意。
如此,国子监这屋子中,几位大臣取来奏本,俱是将心中所想细细写上。
直到国子监外的打更声第三次响起,倪元璐才放下笔,抬头见诸人也差不多完成,便收拾好奏本道:“今日朝会上,本官会提起此事,届时诸位便将奏本提上吧!”
文安之几人颔首应下,倪元璐带着奏本同抗议书离开了国子监,他得先回府换下朝服,算算时辰,也差不多该入宫了。
c24f。c24f